近年来,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大景区紧抓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和游客对参与性体验性消费的需求,摆脱对传统门票经济的依赖,大力发展二次消费项目,形成低空观光、深度体验、丹霞夜游、地质研学、区域联动、文化演艺六大特色旅游产品。
着力开发低空观光旅游产品。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大景区抓住当前低空旅游业及产品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将低空旅游项目作为打造七彩丹霞休闲观光游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空间优势,着力打造低空旅游产业链,创新发展户外活动和低空旅游产品,直升机、热气球、动力伞、动力三角翼等低空旅游产品相继问世。目前,七彩丹霞景区内有高性能贝尔407商务观光直升机2架、动力伞6架、热气球3具,现已开发出直升机观光、热气球系留飞、动力伞亲自飞等低空旅游综合体验产品,深受游客好评。2018年以来,直升机、动力伞和热气球项目分别接待游客27000人次、18000人次和6.6万人次,分别实现经营性收入2400万元、1000万元和1100万元。
着力开发地质研学旅游产品。不断完善地质科研科普设施,建成地质公园博物馆、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九个泉野外科考站、地质公园科普基地、南台村史馆、康乐镇乡村记忆博物馆、冰沟丹霞科普展示馆和地质公园学校;铺设景观游步道数十公里,架设监控摄像头500多个,埋设重点区域围栏约50千米,设置交通标识、环保及地质保护警示等引导说明牌300多块;制作公园位置图、景区导览图、标识牌等76块和地质遗迹点、景点解说牌159块,设立7处地质科普长廊;编制完成中英文版地质科普教材、科普读物、公园导游手册、公园科学考察指南等科普系列丛书及地质公园与社区建设、民族文化、妇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研科普、旅游开发六大主题系列读本,张掖中小学地质科普读物出版发行。积极开发研学旅游产品,精心编制地质公园研学旅游线路攻略,面向不同群体,量身定制“行走丝路·品读丹霞”科普研学、“激情户外·品赏丹霞”徒步拓展、“探秘地球·品鉴丹霞”科考研究3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推介,得到了境内外旅行团商的积极响应。
着力开发区域联动旅游产品。组织开展“景区联动•畅游肃南”宣传推介活动,策划推出“最美丹霞+最美草原+最美雪山”、七彩丹霞+冰沟丹霞+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回道张掖》、七彩丹霞+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多日游复合型精品旅游线路和“一元游丹霞”“99元游张掖”“甘肃人免费游丹霞”冬春季旅游产品,实施线上线下宣传营销,引导游客由七彩丹霞景区向全市延伸辐射。在丹霞快速通道、七彩镇、梨园新村、康乐白银旅游集镇等处设置宣传道旗400多面,利用景区及景区周边大型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张掖及丹霞大景区旅游宣传视频,在4家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设立咨询服务台、安放电子触摸屏20多台,在景区重点观景台摆放宣传图板,集中宣传展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及张掖丹霞大景区特色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与深圳鼎游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出资2000万元成立丹霞智慧旅游公司,建成“丝途宝”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全员营销系统,并与张掖智慧旅游系统、重点景区营销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张掖丹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着力开发文化演艺旅游产品。着力挖掘文化内涵,积极开发精品演艺节目和文化旅游商品,丹霞大景区旅游旺季实现了文艺节目定期演出;丹霞口民俗文化旅游村投资2.7亿元积极打造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该剧以张掖历史文化为背景,融文化性、艺术性、民族性、独特性于一体,以高科技舞美设计为表现手段,重现张掖商贸繁荣,古丝路重镇的千年传奇,目前已实现常态化演出。在七彩丹霞景区东入口所在东牛毛村,以蒙古族传统文化为载体,编排演绎的民族歌舞深受游客喜爱。在裕固风情走廊,投资50万元,支持地质公园原住民建成萨尔玛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在游客观赏草原美景的同时,能够亲身体验裕固族濒临失传的民歌、婚俗、服饰、刺绣、编织、皮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游客带来难忘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