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地质公园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区、祁连-北秦岭地层分区、北祁连地层小区,古生代以来各时代地层出露比较齐全。详见地层简表。
张掖地质公园区域地层简表
界 | 系 | 统 | 群组 | 主要岩性 |
新生 界 Cz | 第四系(Q) | 全新统(Qh) | 残坡积亚砂土、碎石、碎块层,夹透镜状黄土层 | |
新近系(N) | 中~上新统(N1-2) | 疏勒河组(N1-2ŝ) | 灰黄色、土黄色砾岩、含细粒粗砂岩 | |
古近系(E) | 古~渐新统(E1-3) | 白杨河组(E1-3b) | 粉砂质泥岩、细砂岩、砂砾岩 | |
中生 界 Mz | 白垩系 (K) | 下白垩统(K1) | 中沟组(K1ẑ) | 紫红色、灰绿色、青灰色、黄褐色、砖红色、灰白色砂砾岩、泥质砂岩夹泥岩、炭质页岩及劣煤层 |
下沟组(K1x) | 灰色、淡红色砾岩、砂砾岩夹同色杂砂岩、粉砂岩、泥岩 | |||
侏罗系(J) | 中侏罗统(J2) | 中间沟组(J2ẑj) | 灰白色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夹可采煤层 | |
三叠系 (T) | 上三叠统(T3) | 南营儿组(T3n) | 灰白及黄绿色粗砂岩、砂岩,上部夹灰色页岩 | |
西大沟组(T3x) | 褐灰色砂砾岩、粉砂岩、泥岩构成的韵律层 | |||
下三叠统(T1) | 五佛寺组-丁家窑组(T1w-d) | 紫红色-灰白色砾岩、含砾粗粒岩屑长石砂岩、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 | ||
古生 界 Pz | 二叠系 (P) | 上二叠统(P2) | 红泉组(P3hq) | 紫红色砂岩、含砾粗砂岩夹砂质泥岩、粉砂岩 |
下二叠统(P1) | 大黄沟组(P1d) | 灰白及灰绿等杂色砂岩与粉砂岩、砂质页岩 | ||
石炭系 (C) | 上石炭统(C2) | 羊虎沟组(C2y) | 灰色砂岩、页岩夹煤层,产蜓、腕足及植物化石 | |
下石炭统(C1) | 臭牛沟组(C1ĉ) | 深灰-灰黑色厚层灰岩,下部为砾岩、砂岩夹页岩 | ||
泥盆系 (D) | 上泥盆统(D3) | 沙流水组(D3ŝ) | 紫红色砂岩、砂砾岩、薄层粉砂岩及泥岩 | |
下泥盆统(D1) | 老君山组(D1l) | 紫红色砾岩夹砂岩 | ||
志留系 (S) | 上志留统(S3) | 旱峡组(S3h) | 灰绿色变砂岩及粉砂岩间夹灰色板岩、凝灰质砂岩 | |
中志留统(S2) | 泉脑沟山组(S2q) | 灰绿色砾岩夹砂岩及薄层板岩 | ||
下志留统(S1) | 肮脏沟组(S1a) | 灰绿色中薄层状细粒岩屑砂岩与板岩、砂质板岩互层 | ||
奥陶系 (O) | 上奥陶统(O3) | 扣门子组(O3k) | 灰色灰岩、砂岩、粉砂岩、硅质岩,夹灰绿色凝灰质角砾岩、安山凝灰岩、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 | |
下奥陶统(O1) | 阴沟群(O1Y) | 以中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局部地段为蛇绿杂岩 | ||
寒武系(∈) | 下~中寒武统(∈2-3) | 黑茨沟组(∈2-3h) | 灰绿-棕黄色变砂岩、绿泥片岩夹含锰硅质岩及大理岩透镜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