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地质公园与民族文化

2022-11-19 08:49

张掖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在临泽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为322平方公里,由彩色丘陵园区、冰沟丹霞园区、大肋巴沟园区组成。拟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1289.71平方千米,由彩色丘陵园区、冰沟丹霞园区、大肋巴沟园区、九个泉园区组成。张掖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一处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地貌景观高度复合区,并含有九个泉蛇绿岩遗迹,是一处集科学性、稀有性和独特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富集丰厚的地质遗迹、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造就了张掖地质公园丰富多彩的资源禀赋。


张掖地质公园依托以裕固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致力推进地质与文化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积极开发集自然观光、民族文化体验、科教研学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有效实现了地质公园与民族文化联促共进、互动双赢。


民族风情----让地质公园富有魅力

走进张掖地质公园,冰川雪山、森林草原、绿洲沃土、彩色丘陵、丹霞地貌、峡谷湖泊等地貌交相辉映,大自然以其从未有过的慷慨将无数景观奇迹般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憾人心魄的动人画卷,做了一次无比奢华的全景展示。在地质公园如诗如画的天地间,甘肃独有、全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在此繁衍生息。

裕固族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前后居住在蒙古高原和鄂尔浑河流一带的回鹘人。公元840年,回鹘一部南下到达甘州,建立甘州回鹘汗国,统治政权达180年之久,史称河西回鹘。之后,裕固族先民在新疆至河西地区东西迁移不定。15世纪,因战乱和灾荒,裕固族先民历经千辛万苦举族东迁,定居在祁连山脚下的河西走廊。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民族自称“尧熬尔”之音,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定名裕固族。

裕固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裕固族创造和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风习俗和传统文化,积淀了涵盖语言、文学、民俗、宗教、歌舞等多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29项,为华夏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

服饰:裕固族服饰多姿多彩,是裕固族人民的智慧创造。裕固族男女都穿高领、大襟有衽的长袍。男子束红、蓝腰带,佩带腰刀、火镰、小佛等;而妇女高领长袍下摆开衩,袖口、衣衩、襟边绣着花边,配由银牌、珊瑚、玛瑙、贝壳穿缀的头面,脚穿长筒皮靴。

居住:裕固族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居住形式受游牧生活方式的限制,常年居住在帐篷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明史·西域传二》载,明朝初年裕固族的先民“居无城廓,以毡帐为庐舍。”这种移动住室在《匈奴传》中称为“穹庐”。后来,随着自然环境和放牧畜种的变化渐渐改用牛毛帐篷了。

裕固族人搭建牛毛帐篷时先用一根横梁和两根柱子把帐篷撑起来,再用牛毛围绳把帐篷的褐子四周从里到外穿起来拉成四方形,外面用八根杆子起支撑作用,再加上间隔辅助绳,把帐篷拉成八角圆形。裕固人的牛毛帐篷看似简陋,却有其独特之处。牛毛织成的褐子结实细密可遮风挡雨;另外,这种帐篷具有易搬迁耐使用的特点。

裕固族妇女织褐子

婚俗:裕固族的婚姻,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是从远古杂婚、抢婚而慢慢演变过来的,其婚礼仪式繁多而隆重,一般要进行2天以上,主要包括姑娘戴头面、惜别送亲、打尖迎亲、马踏帐房、射箭拜天地、冠带新郎、献羊背、交新娘等12项程序28个礼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婚礼唱词传承人来主持,婚俗也是裕固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之一。

祭鄂博:裕固祭鄂博仪式是古代先民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的一种重要宗教活动,演变至今是人们祈求国泰民安、开展文娱活动的重要平台。鄂博通常建在山顶,经诵经、占卜等仪式来决定。祭坛形若宝塔,一般用柏木制成方框,中树一顶饰有日月图案的高杆,四周挂有印满经文、图案的嘛呢旗和哈达、牛羊毛、布条等,旁设煨桑台,供民众祭祀。大型鄂博仪式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各鄂博具有固定的祭祀时间。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举办祭鄂博民俗活动

餐饮:裕固人的传统民族食品独具特色,形成了北方民族的饮食文化,主要有酥油炒面奶茶、手抓羊肉、烧壳子、酸奶等。

歌舞:裕固族民歌主要分为音乐和唱词两部分。音乐曲调朴素优美,节奏悠扬有“小曲”“号子”“情歌”“筵席曲”等;唱词丰富多彩,涵盖了牧歌、史诗、劳动歌、赞歌、婚礼歌、宗教音乐等内容,具有生动感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之特色。如民歌《我们来自西至哈至》、裕固族婚礼中唱的“尧达曲格尔”,现已收集整理民间民歌180余首,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民歌有3项。

文学:裕固族民间口头文学非常发达,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和民歌等多个种类。民间故事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流传较广的有《莫拉》《神箭手射雁》《珍珠鹿》等。最有名的叙事长诗的是《黄黛琛》,叙写了一位年轻姑娘在旧社会包办婚姻下的不幸遭遇。民歌是裕固族人最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题材非常广泛。关于生产劳动的有擀毡歌、割草歌、垛草歌、放羊歌、放牛歌、拉骆驼歌等,关于婚嫁礼仪的则有戴头面歌、离别歌、待客歌、“瑶达曲戈”“阿斯哈斯”等。

艺术:裕固族擅长造型艺术,主要是实用工艺美术。他们在自制的毛口袋、毯子和马缰绳上编织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裕固族妇女吸取了汉族的刺绣技术,在妇女的衣领、衣袖和布靴上绣出各种花草虫鸟、家畜、家禽等,色彩和谐,形象生动。明花地方的裕固族男子还擅长根雕艺术,他们将生长在沙漠中的梭梭根,依照其原始形状进行加工,刷上清漆,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艺术品。

节日:春节是裕固族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节前要包饺子(用作冻饺)、炸油馃子、馓子等,并有祭祖的习俗。节日期间放鞭炮,点酥油灯,互送哈达、礼品以示祝福。


文化植入----让地质公园增添活力

张掖地质公园内多民族聚居,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张掖地质公园不断挖掘优质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元素深度植入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体验活动,使地质公园积聚了创新发展的无穷内力。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深入挖掘裕固族居住文化,开发建设高车穹庐景点,集中展示裕固族民族文化。根据裕固族移动住室“穹庐”的特点,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点命名为“高车穹庐”,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张掖地质公园窗棂状宫殿式丹霞--高车穹庐

裕固族妇女的帽子,特点非常鲜明。西部是尖顶,东部是圆顶,帽顶都用红色丝线缝成帽缨流苏,故称“红缨帽”。这极具少数民族特点的帽缨流苏或许在1.35亿年前就有记录,彩色丘陵山体上倾泻下的一道道彩带如同裕固姑娘的“红缨帽”,富有层次感。“裕固流苏”景点让冰冷的地质遗迹增添了灵动风韵。


张掖地质公园彩色丘陵景区“裕固流苏”景观

康白旅游集镇、冰沟丹霞大酒店和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观解说牌、彩色丘陵景区通讯设施,在建设风格上充分体现裕固族民族文化元素,让地质公园旅游活动更具文化品位。

地质公园文化旅游经营单位着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精心策划开展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中华裕固风情走廊赛马大会、“多彩家园,裕固圣地”旅游文化艺术节,“祭鄂博”等文化大餐不断丰富游客在地质公园内的旅游体验度。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举办传统赛马民俗活动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将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手抓肉、酥油茶、青稞酒等特色餐饮和裕固族歌舞表演、顶杠子、赛马等活动,尽现裕固族民族文化的别致风韵。游客坐在裕固族帐篷里,眼观一望无际的草原,尽情体验裕固族的热情好客、品味舌尖上异族风情。


文创开发----让地质公园积聚内力

张掖地质公园文化旅游开发企业积极研发、生产、销售裕固族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挂毯、动植物标本、唐卡、刺绣、皮制画等200多种民族特色文创产品,形成了以裕固族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萨尔玛公司开发了以裕固族祖先回鹘元素为主的5大项36种产品,富达公司开发了以刺绣品为主的3大系列380种产品,尧熬尔公司开发了具有裕固族元素的产品50多种,高原红公司开发刺绣类产品50余种。

皮雕工艺是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图案丰富多彩,纹饰优美流畅,风格粗犷豪放,给裕固族的游牧生活增添了活跃的气氛和高贵的气质。主要原料以牲畜皮和兽皮为主,以阳雕、镂空、绘画为主要手法,并涂以色彩加以装饰。

以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为题材的传统手工艺作品

裕固刺绣是裕固族生产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性手工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气息。主要特点是内容丰富,多以人物、花草、传统装饰图案及十二生肖为主,构图严谨,色彩明艳但又朴素大方,主要用于服饰装饰、日常生活用品装饰。

皮雕和刺绣工艺品作为地质公园特色文创产品远销各地,成为推介宣传张掖地质公园的一张靓丽名片。


特色歌舞----让地质公园充满张力

公园所在地张掖市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公园内多民族聚居,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展演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和地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肃南县围绕打造“山水肃南·裕固家园”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先后创编了大型裕固族音乐舞蹈《迎亲路上》《裕固婚礼》《祝福歌》《西至哈至》,大型裕固族歌舞剧《裕固草原欢迎你》《吉祥欢歌》《高原人》《裕固族姑娘就是我》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节目。为着力抢救保护和传承独特民族文化,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推动裕固族文化走出国门。受中国文旅部指派,肃南民族歌舞团先后赴泰国、韩国、埃及、毛里塔尼亚、突尼斯等国家和北京、香港、台湾等地演出10余场次。组织裕固族民歌、服饰等传承人参加俄罗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交流展示活动”、蒙古国“甘肃省文化周”、内蒙古“守望相助”56个民族邀请展、上海“国乐雅韵•大漠雄鹰”裕固族民歌展演、上海非遗大世界2018年非遗游园会和甘肃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非遗展演7场次。

古风犹存的游牧文化、原汁原味的裕固族风情与雄浑壮丽的祁连风光、绚丽斑斓的彩色丘陵、美仑美奂的丹霞地貌交相辉映,民族文化以地质旅游为载体,催生了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文化旅游商品,使民族文化成了旅游创新发展的支撑和灵魂,张掖地质公园这颗耀眼的明珠更加熠熠生辉。